貴州白酒圓桌論壇
貴州珍酒吳向東:擴產能、強品質,
為鄉村振興貢獻持久力
2021.04.17
.png)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心和奮斗目標。
作為白酒生產大省,貴州省近年來在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下足功夫,強化政策支持,優化產業布局,引領一批白酒骨干企業以真本事、硬實力,拉開了黔山秀水與絕對貧困斗爭的新篇章。
4月16日,2021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召開,貴州酒企齊聚習水,以“鍛造貴州白酒企業發展新黃金時代”為主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共商合作發展大計,為新發展階段貴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信心和底氣。
產業振興,白酒產業幫扶走出創新致富路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白酒產業在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論壇上,貴州省副省長陶長海指出,近年來,貴州白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12.7%,白酒產業貢獻的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的比重達到30%,已經成為貴州當之無愧的第一產業。
據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敖鴻介紹,2020年,貴州白酒產業各項主要指標保持高位增長。今年一季度全省白酒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累計拉動工業經濟增加值增長7.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美酒,一方美酒盤活一方經濟。從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變為脫貧人數最多的省,毋庸置疑,白酒產業的幫扶對于貴州省撕掉絕對貧困標簽意義重大。這背后,離不開本地酒企的深耕細作和輻射帶動。
論壇上,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向東在題為“投資貴州:多彩土地的白酒價值”的主旨發言中提到,2020年,中國醬香酒產業實現產能約60萬噸,實現行業銷售利潤約630億元,約占中國白酒行業利潤的40%。醬酒熱潮下,貴州本地投資在持續加碼,外部資本也正在向貴州蜂擁而來。
“各大酒企的新增投資總額過千億,帶動貴州醬酒產業鏈過萬億產值,而在消費端,這個數據要乘以一個數倍的系數,已達萬億流通價值。”吳向東認為,白酒作為貴州的支柱性產業,要通過自身的振興和發展。因為白酒業鏈接著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尤其對于鄉村振興和新型工業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興旺,山鄉巨變。2021年,“三農”工作重點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勢特色產業依舊是帶動貴州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頭?!顿F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貴州將持續做強優質煙酒產業,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和全國綠色食品工業基地。
吳向東告訴記者,”目前珍酒已啟動原址擴能、永勝村釀酒、珍酒醬酒園等3個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將幫助大量的技術骨干和產業工人就業,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品牌打造,白酒品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重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十四五”時期,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要發展壯大,需把握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加強產業后期長期培育,調動低收入群體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遵義地處武陵山、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面廣、貧困量大、貧困程度深,是貴州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場。然而,這里空氣濕度大,夏天溫度不高,植物生長茂盛,有益于釀酒微生物繁衍,所處的“遵義匯川小氣候”是涵養白酒醇香醬味的“寶地”。
白酒產業是遵義市第一支柱產業。論壇上,中共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偉表示,2020年遵義全市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量24.5萬千升,實現產值1165億元。未來,遵義市將堅持戰略導向,為白酒產區保護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支撐。
在遵義,記者走進珍酒廠,深入了解白酒釀造、加工、銷售和帶動貧困戶脫貧情況。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珍酒已帶動遵義下屬5個區縣20多個鄉鎮,種植高梁8萬畝。珍酒全部擴能達產后,將帶動本地高粱、小麥農產品收購,鞏固脫貧成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只有地方特色產業品牌強,產業發展才可持續,才能確保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過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鄉村振興不僅要輸血,更是有長久的造血機制。”在采訪中,吳向東用“擴產能、增品質、強品牌”概括了珍酒“十四五”時期民族品牌建設的核心動力,他同時表示,2021年是珍酒“強品牌”的戰略年。
據了解,在產業扶持方面,珍酒將加大對遵義農村紅高粱、小麥等原材料的科技種植扶持,規范原材料的收購和加工,走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加強人才培訓,用技能武裝人才,解決遵義城鎮、鄉村就業大計。
在強品牌方面,珍酒將緊緊抓住從遵義開啟傳奇旅程的紅色文化IP,圍繞“文化珍酒”,講好珍酒故事,把珍酒品牌打出去,打響亮。同時,珍酒還將推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膽創新管理模式,運用內碼、外碼等創新技術,把市場與大數據深度鏈接,使控貨限價等市場政策,真正能控到深處、限到實處,保證市場的健康、綠色、有序發展。
文化振興,講好白酒故事為鄉村振興注入獨特精神動力
實現鄉村振興,文化振興是根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將文化和產業有機融合起來,充分發掘鄉村文化的底蘊、精神和價值,提振、激發農民的信心和力量。
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渡口、婁山關戰斗遺址……眾所周知,遵義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是著名的紅色旅游勝地。與此同時,遵義也是我國醬香酒核心產區,擁有300余家白酒生產企業,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酒文化名城。
遵義獨有的本土紅色資源和酒文化資源都值得深入挖掘,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增強鄉村文化軟實力。在遵義珍酒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珍酒誕生于1975年,又在1986年根據題詞“酒中珍品”,而正式定名為“珍酒”。1988年獲得全國名酒評比銀獎,成為貴州三大醬香品牌。
46年以來,身處紅色遵義的珍酒,把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積極參與全國各項救災工作、幫扶救助婦女兒童、愛心助學、向社會困難對象送溫暖獻愛心、對口精準扶貧遵義市匯川區山盆鎮劍壩村等公益活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談及白酒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吳向東表示,作為扎根遵義近半個世紀的醬香酒品牌,珍酒將一手抓品質,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一手抓發展、抓文化建設,塑造民族品牌,造福當地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